第82章 推广赤脚医生制度的难题以及应对之策

槐诗 / 著投票加入书签

00小说网 www.00xs.net,最快更新制作短视频收集资料,古人看麻了最新章节!

    为首的御医答道:“回禀陛下,老臣几人根据药理和药性分析,发现这几副方子确实能够治愈温虐,但,想要得出更准确的结果,还需在病人体内用药后才能得知。

    不过陛下可以放心,老臣几人都认可的方子,这几十年来并没有出现过纰漏。”

    自己手下的御医跟了自己几十年,李二对于他们的话还是很信任的。

    “若这治疗温疟的方子都是真的,岂不是说,治疗其他疑难杂症的方子也是真的?”

    “若得此书,大唐便可在顷刻间培养出成千上万名郎中,如此一来,我大唐百姓岂不是人人能长命百岁?不受疾病侵扰?”

    “真是神书!”

    想到这,李二的眼睛红了,迫切想得到《赤脚医生手册》。

    但是,身旁的长孙无忌打破了他的幻想,:

    “陛下,这《赤脚医生手册》是后世之书,我们仅能从石碑之中窥见治疗温疟疾方子,并不知其他方子。”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后,李二微微一愣,随即攥紧了拳头:“可恶啊,既然朕得不到这神书,为何还要告诉朕存在着这样一本神书?”

    李二的心瞬间就凉了半截。

    但,只过了片刻后,他便振作起来,:“虽说得不到后世那神书,但后世赤脚医生国策到可以引入我大唐。我大唐医者无数,所载医学典籍也能以浩瀚形容。”

    “辅机,你现在就传旨下去,下令家中藏有医书者,以及民间名医进京,让他们和宫中的御医一起编撰出一部属于我大唐的《赤脚医生手册》来。”

    ...

    和李二相反的人并不在少数。

    大明位面。

    老朱陷入沉思,半晌后,他开口道:“标儿,你的意思是...我们仿照着《赤脚医生手册》编撰一本共天下百姓使用的医书?”

    朱标认真的点了点头,:“如今乡下的百姓光是吃饱肚子都已经耗尽全力,哪有多余的钱财请郎中?平时生病了,也是靠念鬼跳火盆硬扛过去。”

    “运气好之时,病会自愈,时运不济之时,病情会极大恶化。儿臣视察民间之时,常有传闻,某百姓因为一个简单的发烧而导致双目失明,甚至还因此换下来终身的头风痛,父皇不觉得这很可笑么?”

    听到朱标的解释后,老朱再次陷入了沉思。

    见状,朱标明白了老朱是心动了,于是,他继续说道:

    “我大明虽说编撰出来的医书不如《赤脚医生手册》一般,能够治愈各种疾病,但是治愈一些常见的小病并不算困难。”

    “到那时,百姓若生病,直接找本村的赤脚郎中便可痊愈,如此一来,治病的花销将会大幅降低,这实乃利国利民的国策。父皇还需谨慎思量。”

    朱标和李二想到了一块。

    一个是大明的储君,未来的君王,一个是在皇位当政多年的皇帝。

    两人对于政策都极为敏感。

    虽说,他们得不到后世的神书。

    但,后世的先进国策和制度他们认为可以学习。

    一旁,沉默许久的老朱开口了,:

    “赤脚医生国策是好,可是如今天下医者扫敝自珍,早已经建立起完善的门阀制度,让他们将赖以为生的治病手段交出来,供整个大明的百姓学习,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老朱的担忧并无道理。

    如今,别说医术,就算一门泥瓦匠手艺都是有师承讲究的。

    很多郎中所在之地可能相隔万里,但若是深扒他们的师承。

    两人甚至有可能是师兄弟关系。

    这就构成了一个相当大的门阀,现在让郎中将自己的医书全部交出去,相当于砸了他们的饭碗。

    那些郎中门阀必然会联合起来抵制。

    就算强行从他们手中抢来,没人教,或者胡乱教授,医书不仅不能救人,还会害人。

    朱标也不是傻子,自然也想到这一点,早已经有应对之策的他,笑了笑:

    “这有何难?”

    “朝廷收了他们的医书,就是断了他们的谋生手段,想要让他们将手中的医术主动交出来,无非就是再给他们一个饭碗即可。”

    “哦?标儿,你已经想到了应对之策?”

    朱标点了点头,:“父皇,这医术是死的,就算朝廷将他们整理出来,想要学会也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儿臣以为,朝廷可在每个县城之中开设一个学堂,让各地的郎中担任夫子,将他们的医术教授出去。”

    听到了朱标的话后,老朱捏着下巴沉吟,:“也就是说,朝廷给这些郎中的发俸禄,这样倒是解决了郎中不愿的问题,可...若是某些郎中有所保留,不好好授课,那又该如何?”

    朱标摇了摇头,:“父皇误会儿臣的意思了,儿臣以为,开办的学堂不是普通的私塾,而是大学堂,可容纳成百上千人。”

    “而,那些郎中的工钱也不是朝廷给,而是前来学习的百姓出,每个人一个月应当缴纳多少银钱由朝廷统一划定。”

    “如此一来,郎中工钱的多少,最后就由前去上课的学生数量决定,若是百姓在某个堕怠的郎中那里学不到东西,就回去别的郎中那里学。”

    “堕怠的郎中也会因此挣不到钱,想要挣到钱只能在教习上下功夫。”

    “此外,朝廷还可以给主动上交医书的医者,按照医书的价值给予钱粮,然后编撰的医书上题上他们的姓名。最后汇聚成统一书籍,分发到各大学堂,作为统一教材。”

    “朝廷还可设立师者奖赏制度,每年统一由朝廷御医出题考试一次,若是某位郎中手下的学生高分占比多,朝廷还可以给予那名郎中一些钱粮赏赐。”

    “在这双重保障下,还用担心郎中们不肯好好教授么?”

    朱标滔滔不绝的说了一大堆。

    过程中,老朱时不时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朱标说完后,老朱更是大笑,脸上露着满意之色,:“哈哈哈....真不愧是咱的标儿,这脑瓜子就是灵光。”

    老朱深受朱标的启发,脑洞大开,:

    “咱觉得,你这一套不仅能用在医术之上,咱要是拿你这一套去兴办教育,分门别类教授百业。”

    “到时候,百姓之中人人有谋生的手艺,想要在人群之中脱颖而出,只能精益求精,不断钻研,届时,我大明便可实现百业俱兴!”

    想到这,老朱脸上露出浓浓的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