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一千年的马屁

温水骆驼 / 著投票加入书签

00小说网 www.00xs.net,最快更新大宋的节操最新章节!

    李宗瑞终于在赵佶面前跪倒了,还是不要脸的三拜九叩。

    这礼数在元明清时期无所谓,可在宋朝却是重礼,只有国朝大典或新君继位才有的。

    李宗瑞满怀崇拜,一拜三扣,嘴里还有节奏地喊道:“小子,李纲之子,名茂之,字宗瑞,叩见文成武德、英明睿智、仁爱圣泽、敬天法祖大皇帝陛下,以长生天的力量,愿我皇宋帝国大皇帝陛下,圣意所到之处,无论臣民藩属皆须敬之顺之畏之。吾皇万岁,大宋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赵佶越听越高兴,从微笑到低笑终于哈哈大笑起来,良久指着李宗瑞气喘吁吁地笑道:“小子说得狗屁不通,朕有那么可怕吗,居然吓得语无伦次、不知所谓?行了,起来吧,朕可不想让李纲找朕打擂台,为他被朕吓死的小儿子伸冤。”

    赵佶本来也觉得李宗瑞无礼,可听了他这一盆乱七八糟还挺带劲儿的马屁,舒服之下就相信了李宗瑞果然紧张。

    可他哪里知道,这是电视剧《大明王朝》里众臣讨论嘉靖谥号的台词,又哪里知道这小王八蛋,还剽窃了成吉思汗玉玺上的刻词。

    李宗瑞先是恭敬一拜,然后起来又躬身一礼,厚着脸皮继续拍:“官家,不是吓而是紧张,这两词儿可不一样。小子是初见天颜,心情无比激动,对陛下的敬仰之心,如长江之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发大水一发不可收拾啊。”

    得,星爷《鹿鼎记》的台词也送上了。

    “哈哈…,这词儿新鲜,就是粗俗,还有么?”赵佶眼泪都笑出来了。

    “啊,要高雅的,这有点难度,让小子想想。”李宗瑞开始翻江倒海炸脑汁。

    这既要高雅,又得切合赵佶,哪个皇帝、那部电视剧,能符合这个特性呢。

    哦,对了,赵佶崇信道教,明朝嘉庆皇帝也迷信道教。

    《大明王朝》自己当年看了十几遍,台词功底颇深,现在仍记得里面有一首清词,乃是马屁中的魁首,当时可是着重背过,如今不妨改个名字扔出去试一试。

    当然,嘉靖要去掉,可也不能换成徽宗啊,那是皇帝死后的谥号,还好记得宋徽宗号“宣和主人”,那干脆就改成这个吧。

    当年袁伟拍得嘉靖皇帝龙心大悦,赏穿麒麟服最后一路入阁成了相臣,就不信你赵佶挺得住。

    心里计较完毕,李宗瑞便深施一礼,冲赵佶笑道:“有了,官家您听好了:洛水玄龟初献瑞,阴数九,阳数九,九九八十一数,数通乎道,道合元始天尊,一诚有感,歧山丹凤两呈祥。雄鸣六,雌鸣六,六六三十六声,声闻于天,天生宣和皇帝,万寿无疆。”

    梁师成脸色变了,你小子砸咱家饭碗啊。

    王黼脸色变了,我就够不要脸了,你他母亲的比我还不要脸。

    吴敏失手摔落酒杯,非常怀疑这小子是李纲的亲儿子。

    李师师笑脸如花如释重负,虽然有点恶心想吐。

    李眉两眼无神,还在如此无耻的大马屁里,品味着这小子刚刚到底说了点什么。

    赵佶被拍到心里去了,感情这小子还是个才子啊?

    前面那些马屁,这小子张嘴就来,虽然好听好玩可没什么水准。

    这清词可是上佳之作,不仅贴合自己修道之心,还寓意吉祥用词高雅,可见这小子是用了心的,实在难得啊。

    “哈哈…守道,将明,元中,”赵佶龙心大悦,乐不可支,站起身子向梁师成、王黼和吴敏问道:“你们说,这小子清词做得如何?”

    吴敏听天子垂问,便只得从亲爹亲儿的伦理迷案中拔出来,勉强忍着恶心赞道:“文采难得,心思更难得,若无忠君之心,岂能做得出?可见到底是世家子弟,忠君爱国之心是骨子里的。”

    见吴敏借着这小子一篇拍马屁的清词,就三言两语化解了刚才对李纲的陷害,梁师成和王黼两人虽然生气,可显然官家对这首清词是非常满意的,却又只得作罢。

    赵佶的兴致不能浇冷水,梁师成便皮笑肉不笑道:“清词自然是好的,可出自这小子只手,奴婢实在难以相信。”

    王黼也暗骂着“无耻”给梁师成捧哏:“是啊,官家应天顺民,文治武功可比肩太祖太宗皇帝,这首清词虽然不错,可也只不过是应景而已。而且,这小子粗俗少文,臣不信是他写的,也不知道是从哪儿偷得,用在官家身上试图脱罪。”

    李宗瑞咧嘴就骂:“你们俩才混账,有本事你们也写一首,梁师成不是东坡血脉吗,王黼不是自称文人才子吗,有能耐你们亮一亮啊。官家琴棋书画样样皆通,可惜守着你们两个棒槌,真是大伤风景,让我文采风流的大宋皇帝,以及我朝鼎盛的文风,遗憾得多了两个败笔。”

    “胡说八道!”

    “你这个小儿…”

    “哈哈…”不等王黼骂下去,却被捧腹大笑的赵佶给打断了。

    等终于笑够了,赵佶便指着自己训道:“不可胡说,总是你打了王太宰的孙子。师师倒是为你求情,说是王家那俩小子先动的手,你年少冲动还手也就罢了,怎么不知轻重断人手脚,如此辣手总也有过吧。”

    李师师摇头失笑,心说,得,白操心白着急了。

    自己的面子和里子都用了,官家还说“罪虽有因亦应受罚”,结果这小子三两招散手,罪没了,官家直接定论为“过”,一顿马屁就让乌云散去满天晴朗,这小子有料啊。

    听官家提起自己,李师师两手一拍,笑道:“还是官家慧眼,可不就是年少冲动么,官家狠狠骂骂他,好让他自省改过。”

    吴敏也点点头,心说李纲,你太慎重太谦虚了,你儿子还用得着我?

    哎,总算平安无事,吴敏就顺着李师师的开脱,又添了把火:“官家说的是,总是他年少孟浪,还得让他父亲好好管束才是。”

    王黼见李师师和吴敏给这小子开脱,心里哪里情愿,便冷笑道:“下手如此狠毒,是一个年少孟浪就可以混过去的?官家别被他蒙骗了,这小子品行可够恶毒的,臣那俩孙子至今还不能下床呢。”

    见王黼又开始活跃,对自己不依不饶,李宗瑞怒了,瞅着王黼冷声道:“不就是打了你孙子么,不服气让他们再来,少爷还是一个打俩。这么大岁数还是长辈,你家教不严,却对我个小孩儿要打要杀,你还要不要脸?我们小辈儿淘气胡闹,你跟着掺乎什么,有在官家面前耍嘴皮子的能耐,有本事儿上来和我单挑,打不死你!”

    “你…”

    吴敏见王黼还要追究,李宗瑞又开始混账,便连忙笑道:“小子住口,不许对宰执无礼。王相,下官理解您心疼孙辈,可若要细究,还是他们先动的手,又扫了师师大家的面子。”

    赵佶听了点点头,要不是王家没给师师脸,自己怎么会任由这小子,肆意谩骂梁师成和王黼,当然这小泼皮骂得也的确有意思。

    梁师成最了解赵佶,知道李师师在官家心里的位置,要不是王黼那俩灰孙子当场没给李师师脸,惹得官家心里不痛快,自己加上王黼,还弄不了一个小王八蛋?

    此时见吴敏的话,似乎打动了官家,梁师成便急忙插话,对赵佶笑道:“官家,元中说得不错。这事儿论起来,的确是王家俩孩子不对,惹事在先不说,还没给师师留面子。活该自作自受,既然得了教训,也不好再处罚他们。”

    赵佶笑了,还是梁师成懂事儿啊,知道进退,不让自己为难。

    梁师成见目的达到,便继续笑道:“而这小子断人手脚,可见心性恶毒,不如交给奴婢替您打他几板子,既让他受点惩戒,也算是给王将明一个交代。”

    赵佶听了,觉得似乎有理,这小子虽然讨喜,可李师师王黼两人,一个是手心,一个是手背,再加上还有个梁师成。

    这小子毕竟不是亲近之人,再说打几下又没什么大事儿,不由便想点头同意。

    眼见梁师成似乎“公正”,皇帝老子要被说服,李宗瑞吓得不轻。

    心想,坏了,这梁师成笑里藏刀啊,他那几板子下来,少爷半条命就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