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敲定

比特大空头 / 著投票加入书签

00小说网 www.00xs.net,最快更新浪潮2010最新章节!

    王喜荣应该是个靠谱的人,在后世,王路阳没有听到过大丰沟电站出事的消息。

    就算是以后严控小水电站,他也早就回本了。搞不好靠明年的小牛市,这部分投资就回来了。

    在电厂待到4点多,王喜荣就招呼几人去镇上他开的农家小院玩。

    照理说这种买卖,最好是有个中间人来撮合,贸然问上前,很多人第一反应是怀疑。

    老王原本也是不相信几个毛头小子的,可刘三江随身带着营业执照,老王托省里朋友查过之后,也算是了解了根底。

    王路阳也不是没想过,本地的很多同学说不定能帮忙牵线。但30岁的他,早已经将老家的同学忘的七七八八。

    他初中毕业后就去了金城读高中,一直保持着联系的大概就两三人。这几人的家庭他都了解,没有电厂的关系,也就作罢,让刘三江他们先过来闯闯。

    这不大丰沟一行就很完美么。

    出沟行到大丰镇上西北角,王喜荣的小院子收拾的很别致,有那么一番世外桃源的意味。

    他早年是大丰沟王家村种地的,后来出去闯荡,90年代从沿海往金城倒衣服、电子产品之类。

    赚了钱之后就回南江挖河沙,搞小建筑队。06年看中了电站的生意,也想着回报一下老家,就投了大丰沟电站,没成想给自己造了个困局。

    王路阳他们的到来,可谓是久旱逢甘霖。

    听到新公司执照一下来,资金就能到位,老王很激动,嘱咐厨房多整点硬菜,拿出两瓶珍藏的好酒。

    在小院的葡萄藤下开席,美食当前,晚风吹拂下,还真是别有一番享受。

    王路阳不喝酒,星夜这段时间见识到了什么叫“喝酒”,也发憷不喝。

    桌上只有王喜荣和刘三江喝的热闹,最后两人亲热的搂在一起,一口一个“兄弟”、“老哥”,看的王路阳恶寒不已。

    刘三江是个谈生意的好料子!就电厂和矿场来说,很多老板都是老一套的做派,酒喝的越猛,关系拉的越近。

    一直到晚上9点出头,王路阳才开车返回市里。刘三江被星夜搀到后座,睡了过去。

    临走老王还嘱咐:“兄……兄弟们,我老王可就指……指望你们了。”

    王路阳跟他握手:“叔,您放心!我们绝对不误事儿。”

    “哎~叫……叫什么叔,叫哥!我……跟你们兄弟一见投……投缘!”

    眼见着他路都走不动了,王路阳暗自好笑,满口应承。示意旁边的服务员扶老王进去,一脚油门杀入夜色之中。

    从大丰镇到市区是国道,夜里没灯,不过少有车辆行人。一路开着窗,压着限速,王路阳开的很畅快。

    送刘三江和星夜到离家不远的酒店,王路阳背着包往市府小区的家走去。

    夏天夜晚的江南大道两旁很热闹,很多人在小吃摊前驻足,吃酸辣粉和烧烤。这两样是南江夜宵的头牌。

    进到小区7单元,坐电梯上6楼,按捺住激动的心情,王路阳敲响了601的门。

    门很快就开了,母亲张文芳年轻了很多的面容出现在面前。

    王路阳眼圈一红:“妈!”

    没想到迎来的是训斥:“你还知道回来!楼下丫丫早就回来了,你在东海待着干嘛?回来了也不着家!”

    好嘛,情绪一下全没了!

    适应着20岁的身份,王路阳在母亲的一顿数落中进了家门。

    老爹王弘文正在书房看书,听到声音出来问了几句学习生活怎么样之类的话。

    老老实实陪父母唠了几句家常,洗漱完毕,躺在熟悉的小床上,王路阳失眠了。

    可能是车上睡多了,也可能是敲定了矿场兴奋,不过更多的可能是重生以来,终于见到了父母。

    怀着复杂的情绪,辗转反侧到2点钟,才迷迷糊糊睡了过去。

    第二天醒来已经是9点半,走出房门,爹妈已经去上班了。

    不出所料,餐桌上放着王路阳爱吃的米皮。

    南江当地人叫“米皮子”,这是起源于三秦大地的一种小吃,以米为原料,通过蒸制而成,类似面皮。配合独有的调料,是当地人早饭的首选。

    因为制作麻烦,张文芳都是从小区门口买的。

    每次王路阳回来,早起的母亲都会买好。

    今天要注册新公司,还要找建设方,可能没法在家吃饭了,他其实最馋的是一口家常红烧肉。

    吃过早饭,王路阳就去了酒店,没想到王喜荣都已经到了。

    昨天他主动说起帮忙注册公司,还要介绍施工方给他们认识。这么积极,恐怕还是有怕他们年轻不靠谱的考量。

    刘三江一幅宿醉的样子,几人就没开车,上了老王的大路虎去办事。

    一进工商局,王路阳就碰到了刘阿姨。刘阿姨单名一个芳,跟他妈妈是多年的牌搭子,在工商局工作。

    听到王路阳跟朋友来注册公司,一个劲的夸“阳阳有出息了!”之类。

    老王是工商的老熟人,一系列流程都跑的还算畅快,预计两三周执照就能到手,快了不少。

    公司法人是刘三江,也懒得想名字了,就沿用“三江”的名头,叫三江电力投资有限公司。

    倒是没想到这刘阿姨嘴快,这边帮着给办事人员打了招呼,一转头就通知了张文芳。

    张文芳正上着班,一听脑子就嗡的一下,儿子啥时候有了钱,还要跟人注册公司?

    就打电话给王路阳,王路阳这头也是无奈。他一时间不好解释,就含糊的说了句彩票中了点奖,晚上回家再解释糊弄过去。

    小城市就这点不好,随时都可能碰到熟人。熟人又通过熟人,三两下就能织出密密麻麻的关系网来。

    中午是老王的小弟做东,在市宾馆请客。一寒暄,王路阳明白了,这是老王介绍的施工方。

    小地方的生意,也大都是关系找关系,酒桌上谈事。王路阳明白,倒是星夜有些不适应,这边的风气跟杭城那边完全不一样。

    老王的小弟也姓王,其实是他的远房侄子,叫王海军。

    之前做河沙生意和小建筑队的时候,王海军就是他的得力助手,后来在老王的资助下自立门户,老王自己也脱了手去做电站和农家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