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不安宁

一场落雨 / 著投票加入书签

00小说网 www.00xs.net,最快更新大娘子朱艳最新章节!

    几天之后的一个下午,宝泗镇外朱艳的农庄来了一辆驴车。

    朱艳把大姐一家安置在这里。

    到了以后,朱艳马上派人去请祭祀台济世堂的老大夫来。

    晚上,朱艳拿出一个瓷瓶给大姐,让她给姐夫抹在打折的伤口处。

    朱香如今对她很信服,也没问这药是哪里来的,接过就进屋给何勇敷上了。

    朱艳收回药瓶,这药在她来说都很珍贵,只有区区两瓷瓶。抹过一次,以后再静养就可以了。

    朱艳把他们安排好,交代好杨头后,她就连夜回镇子。

    孩子们几天都没见到娘亲,一个个粘乎的很。

    “这几天家里有什么事没?”朱艳问桂花。

    桂花摇摇头笑道:

    “都很好,孩子们都很乖。我已经去找过郭伯,让他留意县城有没有合适的铺子要转卖。”

    “如果西街最繁华地段的铺子没有,就买次一点的也可以。”朱艳说道。

    过几个月就要开张做生意了,否则,这一季的生意没做成,一等就到明年了。

    虽然县城的房子和宝泗镇房子的价格相差不了多少。相对来说,宝泗镇某些方面的交易,比县城的还要繁荣。

    这得亏于宝泗镇水陆交通的方便。

    不过县城的生意能够辐射县城十里八乡那一大片地区。

    让更多的居民能用到她的蚊香,而不是让更多的权贵或有钱的人,能用到她的蚊香。

    正月过完,她就打算开始做蚊香,否则到时候季节来了做不赢。

    朱艳已经打算把蚊香作坊搬到庄子里。

    正好大姐一家来了,到时她让大姐来看铺子,姐夫和建宝吉宝帮她做蚊香。

    到时四个人一起做事,应该能供应两个铺子的蚊香了。

    检查完她留给三个孩子的功课,各自夸奖了一遍,给每个人都带了一件小礼物。

    给牛牛买的是一把小木刀,给东儿的是一个溜溜球,给大丫和春丽的是一套绣花针。

    大丫今年已经六岁了,隔壁绣庄的老板娘丽娘说过,她可以教大丫学绣花。

    丽娘的绣艺很高超。她是从宫里绣房退下来的宫女,因为老公是这里的人,所以跟他一起来到宝泗镇。

    她的绣庄招了几个小姑娘跟着她学绣艺。用她的话说,带一个是带,带一群也是带。

    但是朱艳知道她已经谢绝了很多人,她现在才带了五个学徒,铺子里也有几个她曾经带出来的绣娘,再没有收其他的学徒了。

    朱艳知道这是因为她俩关系好,她才收大丫的。

    她准备在四五月份的时候,再让大丫去学艺,现在天冷,捏不住针。

    日子如流水,打点好家里的事情后,她则在家里研究炼制聚灵丹。

    玄女心经里面记载,聚灵丹是较低等的炼气期服用的单丸,有详细的配方和炼制的步骤。

    朱艳在白家古董店买了一个青铜鼎,去了镇外水潭边,按照心经里面的记载来炼制。

    心经上面说,炼丹丸最好用灵火,就是修炼到一定时期,手上能发出五行之火。

    现在她的修为还没到那一步,如果用灵火来炼丹,必须要达到炼气期八层,那时候的真气量才足以提供炼丹所需。

    她现在才刚进入炼气期六层,所以只能用凡火。

    她只有三份炼丹的药材,所以事先她虚拟操作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把所有的步骤都记得滚瓜烂熟。

    即使是这样,到了真正把药材投入青铜鼎炼制的时候,第一次操作还是失误了。

    火候没有控制好,在中途的时候,火势大了,药材烧糊了。

    第二次操作的时候,还是火势没有控制好,最后快收丹成功的时候,火焰小了。

    没有接着炼丹。她坐在水潭边打坐了一阵子,等头脑彻底清明空灵下来后,进行了第三次操作。

    这一次吸收了前两次的教训,行云流水下来,终于炼制成功。

    朱艳拿着手上的二十五颗聚灵丹,白白的,圆圆的,花生米大小的丹丸发出一阵阵药香。

    这应该是中品吧?

    心经里面没有记载下品是什么样的,可能在它看来,下品就等于是废丹。

    不知道那就自己来试验一下,她拿出了一颗服下,当即打坐修炼起来。

    服下不久,腹中传来一阵阵热能,热能散布到全身的筋脉,经过修炼转化为真气。

    充分地充沛的能量,让朱艳舒服的差不多要轻哼出来。

    果然服用丹药以后。一举修炼到炼气六层的中期。

    她接着又服下了一颗,再接再厉,一路过关闯将,经脉被真气撑开扩张起来,终于突破到炼气期六层的末期。

    没有再服用聚灵丹,经脉现在胀痛,不足以支撑真气的进一步扩张,否则会对经脉有损伤,对今后的修炼埋下祸根。

    接下来的日子她都在巩固修为,神识修炼上也有了较大的进步,能控制较小的物品移动。

    过了正月之后,孩子们又要开始上学了。

    她采购了大量的蚊香材料送去了庄子,又把设备都搬到了庄子里。

    做了工前培训,安排好人员和工序,就要开始做蚊香了。

    现在还没到春耕的时候,庄头一家也来帮忙做工。

    她负责提纯这道工序,建宝和吉宝负责把材料粉碎,杨头和他小儿子负责搅拌这道工序。

    大姐夫腿还没好,做记录。大姐帮着朱艳打包。

    杨头老婆和他的儿媳妇则负责三餐伙食。

    人多力量大。果然,现在流水线作业,一天的产量是原来的五倍。

    人人都有活干,个个都有精神,干得热火朝天。

    突然有一天,朱艳发现镇上来了一些外地人。

    这些人拖儿带女的,穿着破旧,面貌风尘仆仆。

    有些沿街乞讨,有些挑着担子在做小买卖,还有的在码头上帮工,做点力气活。

    朱艳碰到王虎,问他这些都是些什么人。

    王虎说,这些都是从北方涌往内陆的难民。

    北方边城还在打仗,双方有胜有败。貌似大庸城也有些守不住了。

    朱艳听到一阵愕然。

    情况已经这么严重了吗?她在宝泗镇倒过得有滋有味的小康生活,从没想过战争会影响到她身边来。

    这一整天朱艳都有点患得患失。

    她觉得她要做点什么才好,准备些东西,有备无患。

    如果情况严重了,那么就会有更多的边民涌往内陆。

    粮食会紧张,药品也会紧张,还有治安也会紧张。

    原以为年前那一发征兵潮没发生就过去了,原来事态更严重。

    桂花留在镇子里照顾孩子们,朱艳是每天是两边跑的,这对她来说不算什么。

    朱艳也问了桂花,最近铺子附近有没有异常情况。

    “有时开门就遇到了乞讨的,几个孩子我也不放心,每天都亲自去接送。”

    “听说镇上最近有几家遭贼,还有两家铺子遭人抢了东西,你说这日子是不是不安宁了?”桂花有些忧心忡忡。

    朱艳想了想说道:

    “白天要春丽尽量的少出门,没事去隔壁绣庄跟她们学一下绣花,其他的地方就不要乱跑。”

    “家里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只要不伤到人,其他的都好说。我每天傍晚回家,家里有什么异常的哪怕是一点点情况,你都说给我听,我好留意。”

    桂花点头,又说起了另一件事情:

    “郭伯和我说了,在县城有一家铺子要卖,原来的东家要卖了往南方迁,他觉得很那铺子地段和面积都合适。”

    “你看现在这个情形,要不然还是别买了。”

    朱艳摇摇头说道:

    “越是现在这样的情况,我们越是要多备一条后路。狡兔还有三窟,如果哪天宝泗镇呆不下去了,我们还可以去县城。”

    “县城有坚固的城墙,也有守备力量。万一哪天宝泗镇的驻兵被抽调,县城就安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