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幕——每年100斤粮食

薇薇贺兰 / 著投票加入书签

00小说网 www.00xs.net,最快更新爱你在心口才开最新章节!

    正闹得沸沸扬扬,不可开交时,一个体态略显富态的中年男人挤出了人群,用力的拉起了地上坐着的王凤莲和小五妹。

    男人的神态很是困窘尴尬的对王凤莲说:“起来吧!快点回家。”

    黄蓉蓉知道那个男人是女主袁芳琴的爸爸,哦不,是后爸。小说里提过,木匠离异带了一个7岁的女儿,王凤莲离异带着3岁的女主组建了新家庭。两人婚后又生了三个闺女,袁晓宁就是最小的第五个孩子。

    木匠为人本分老实,手艺不错,带着几个徒弟,本来在单位里人缘很不错。可惜因为王凤莲的常常闹腾让他很是败了些人缘,木匠每每为此也是极其气恼,每每却也阻拦不住,无可奈何!

    木匠身为后爹倒是从来没有虐待打骂过女主,只是家里一直都是暴躁强势的王凤莲当家做主。每次她暴打女主时,木匠总是嘟囔几句:“行了,别打了!整天没完没了的就知道瞎折腾。”然后就会烦躁的避开家里的鸡飞狗跳,自己到父母家里躲清净。

    为此女主小时候也曾经是怨过的:“爸爸为什么从来都不护着她,也不拦着点妈妈打她呢?”。

    木匠给她的回答是:“她是你亲妈,她又不可能真的打死你!你平时多听话着些就好了!”

    文中说,在袁芳琴不到三岁还不太记事的时候,就跟母亲到了木匠身边,后来她随着陆续出生的妹妹们一起长大。

    所以袁芳琴一直都认为木匠就是她的亲爹,家里也从来没有人会特意告诉她一个孩子,大人们之间的复杂关系。王凤莲之所以对女主与其他孩子不同,也是因为这个原因。

    王凤莲为人泼辣要强,倔强能干,可惜因为没文化,不识字,在城里总是招不到工。所以家里养的七口人都要靠木匠每个月的死工资维持。

    木匠是技术工,每月固定是34块钱工资。木匠的父母,奉养着还健在爷爷奶奶,跟爷奶同住在一个离木匠不远的院子里。

    奉养父母是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所以孝顺的木匠必然每个月固定要先给父母交10块的养老钱,剩下的24块钱也是一分不留的都给了王凤莲养家。

    24块钱养七口人,平均分到每个人头上,一个月就只有3块4毛2分钱糊嘴,这哪里能够解决这么多人的吃喝拉撒问题!家里必然有忽略的,有侧重的!最被忽略的就是女主袁芳琴了!

    王凤莲的脾气因为生活的压力是越来越暴躁,闹的木匠反而是越来越没脾气了,在家从来都不多说什么。最多有时候能跟王凤莲急了吵吵几句,实在烦了没办法就去自己父母家躲清净,结婚多年就是再吵架,也从来没有动过王凤莲一根手指头。

    袁芳琴到今天还不知道木匠不是她亲爹,可黄蓉蓉知道呀!从后世看男人的眼光里评价木匠,他算是个好丈夫。

    木匠不偷不抢,不嫖不赌,不抽不喝。有手艺能挣钱养家,不藏私房钱,也从不家暴。可他却不是个好父亲,也不是!他只是对于女主袁芳琴来说,他不是个能护着女儿的好父亲,因为木匠的其他孩子都没有挨过王凤莲的打。

    被木匠好不容易连拉带扶才站起来的王凤莲,立马扯着木匠哭诉白眼狼女儿的大逆不道。众目睽睽之下木匠很是羞恼,压抑烦躁的说:“好了,好了,我知道了!先让孩子走吧!咱们回家,有啥事以后再说,行不行?求你了,别再给我丢人了,先回家行不行。。。”木匠连拖带拽,半哄半急的拉着王凤莲跟小五终于离开了集合点儿。

    黄蓉蓉知道这种事儿一时半会儿谁也扯不清楚,也不可能就这么完了!但凡事总要有个开始才能有过程,有结果。而且黄蓉蓉跟王凤莲这样挑明的大闹一场,起码暂时能让自己先清静一段时间,也能让王凤莲再重新掂量掂量自己的女儿。

    “唉,管他呢!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呗!我才不怕她呢!”黄蓉蓉就这样坦然自在,无所顾忌的在众人各色的眼光中,安安稳稳的等待同路的知青一起下乡。

    终于,快到中午的时候大部队才集合完毕。一辆辆车载着青春年少的知青们分别开车上路了!黄蓉蓉抱着自己的小包袱选择了车窗的位置坐下,也不搭理其他人,只是看着渐行渐远的小城内心毫无留恋。(又不是她的家,有啥可留恋的)

    几经折腾终于到了尾闸村下庄子五队的知青点,接待他们的是五队大队长。那是个黝黑健硕,身材中等,满面憨直的三四十岁的农家大叔。

    队长单刀直入简单的欢迎了一下新来的十个知青后说:“咱们村子不大,村里知青点的房子目前只够再住七个人,还有三个人得跟咱们村的村民借住,谁愿意借住可以现在就申请,队里会给一部分住宿补助。”

    黄蓉蓉想了想,知青点是个大宿舍,人多肯定不方便,绝对不住。可女主原本是住的宿舍,所以其他的村民到底啥样,书上也没有详细写。黄蓉蓉就不知道了,万一遇到个事妈,爱占便宜,不好相处那也是个麻烦事!

    谁家也不太愿意让不知秉性的陌生人来家里常住,哪怕是知青能有补助,能给借住的人家交点钱粮,在双方彼此都不太熟悉的情况下,大家彼此也还得磨合磨合。

    队长见状又马上拍板决定说:“行啦!不然就先定三个丫头借住,咱村家里有地方的能住的,我给你们指几家,你们这些丫头想借住的,自己去跟人家商量,定好了来我这里登个记就行!”

    黄蓉蓉在大队长指的人家里挑了一个看着干净利落的王奶奶家,跟人家商量好了每年35斤粮食,借住她家一间单独的土坯房,那间只有四五平米大,以前是家里放农具杂物的地方。也可以给每年50块钱租房子,粮食的价格跟钱不能相提并论。(粮食能换来钱,钱却买不来粮食)

    看着收拾干净空荡荡的土坯房,黄蓉蓉自己特别满意。用粮食布料请队长帮忙找人在土坯房里盘了小炕,这里的冬天没有火炕是会冻死人的。外面搭了个草棚子,糊了个土灶台。王奶奶又给黄蓉蓉了一张破木头桌子,未来的几年,这就是她的新家了!

    等了几天火炕晾干了,黄蓉蓉从王奶奶孙女的屋子,立即搬回自己的小土窝窝。这几天队上还没有安排新来的知青干活,黄蓉蓉便假借外出买东西把附近逛了个遍,熟悉了一下地形,又陆陆续续给自己的新家添了一套棉花铺盖,一套厨具,一幅碗筷,一个小锅,一个水壶和一点点不太扎眼的调料。很多东西目前是没办法拿出来明面上用的,能拿的够掩人耳目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