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王氏说媒

大妖小泡 / 著投票加入书签

00小说网 www.00xs.net,最快更新穿越之农女求生手则最新章节!

    为了省钱呗,这坐车一天去来就得花上四文钱,那一月下来不得要个百多文,都够黄轩买些便宜的纸笔了,他家虽是乡下人家,可还真不差这点钱。

    这小子也实在,为了省下这钱,那天天可是起的比鸡早,天不亮就得起床准备出门,走上个几刻钟还能在路上遇见几个同窗,这一路互相讨教一番时间也过得快些,习惯后就不觉得远了,而下了学在从镇里约上几个同路的学子,等黄轩赶回来时天基本都黑了,那时村里家家都差不多吃完饭准备收拾收拾上炕了,安静得很,偶尔几声狗叫配合着草丛里的昆虫发出着不一样的声响。

    毕竟乡下人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都睡得挺早,睡不着的那也得躺在床上,有精力的还得活动活动筋骨,这样不仅省下不少灯油钱还能强身健体,所以这时代除了身体上有着缺陷的,哪家哪户不得生上好几个,这可能是晚上唯一的“娱乐项目”了。

    这来回进出门都选天黑的时间段,造成了真没多少人仔细的看清楚过黄轩的长相,只知道有这么个书生住在徐富贵家里,至于长相啥的到有人见过占少数,多半都是靠嘴传达的相貌,传到后来就知道是个白脸书生,这能称上白脸的就代表长相还不错,至于相貌完全靠想象。。

    这不当徐富贵的婆娘王氏抽了个空子找到李老太时,这老太太恁是没有反应过来这黄轩是谁?哪家的后生?这村里还真没几个她不认识的。

    王氏一看李老太这反应忙拍了下大腿堆起笑脸。

    “哎哟喂!您看俺这记性,怪俺没跟您讲清楚,这轩儿啊就是那黄家村种那十几亩大果林子家的黄轩啊,我娘家侄子,住俺家那个小子,现在在镇上书院练书呢。”

    “俺这侄子您也是知道的,今年十六,前两年就考上童生了,长得是一表人才,书练得是。。。。。”

    李老太这一听有些懵,你家侄子她知道个屁啊,叫啥长嘛样她还真没印象,这要不提她都想不起村里还有这么个人,看看这是多没有存在感。

    说了一大堆她算是明白了,这介绍完后夸人的一大堆好听话只有那想说媒的才这样。

    这王氏可从不登门,这下是来说媒的吧!

    她家就两个孙女,徐小溪跟徐小云,曹二妞家的于萍,大伯家的徐小蓉。

    这弟妹吕氏应该也快回来了,王氏如果看上的是她家徐小蓉完全可以等吕氏回来后自己上门亲自说去,所以应该看上的不是小蓉,而徐小云直接排除掉,小娃娃一个,那就只剩于萍和自家大孙女了,这萍丫头自己有奶轮不到说她这来。

    嘿!这王氏可想得真美,打着这等好主意,她家小溪丫头精贵着呢,这早不来晚不来,偏偏现在才来,不就是知道她家孙女有本事吗。

    没门!

    毕竟一个村的,抬头不见低头见,李老太也没说得太过,只道徐小溪还小,她家老三就这么一个闺女舍不得早嫁出去,还得多留着几年等以后的,现在不是谈这事的时候,你这侄子也成年了可耽误不得,趁现下科举还有些时间,不如早些成家好有个人回家帮着孝顺爹娘,这一科举可是得大半年回不了家乡的。

    黄家就这么一个小子还是个读书人,家里有个妹妹也到了该说亲的年龄,虽说条件在乡下人家还算不错,这十几亩果林打理起来说容易也不容易,说难也不难。

    一个家庭人口少也就代表劳动力低,小闺女如果这一嫁人黄轩又去赶了考,家里可就剩这爹娘了,到时家里和果林打理起来就更累力,还不如让黄轩早些成亲娶个媳妇回家还能帮着拾掇拾掇家里。

    王氏来之前可是跟自己的嫂子通了气儿,这嫂子也有给儿子先定亲,赶考前把婚成了的想法,这王氏一提正中她意。

    这嫂子也算是个本分人,完全没有那种让儿子先科举,等出了成绩当上秀才,有了头衔在找个富贵人家或小官家的小姐,哪怕是旁支或庶女也行。

    她只知道自己家什么样的出身得配什么样的人家,可不敢高攀,这给富贵人家当女婿可不那么好当的,他俩不是没接触过这富贵人家,多少也见识过。

    俩夫妻手艺不错,这种出的果树结的果子是又大又甜,有时还给外县的人家送过水果,这年头吃得上水果的都是家境殷实的人家,连本县的县令都夸过这果子好,每逢过年过节都会派府里的管家叫人来黄家拉上几车。

    虽说进的都是府上侧门可没上见到这富贵人家的女婿,那有时还不如府上的下人自在,做啥事都还得请示这家小姐,自己的媳妇。

    动不动就得被自家岳父大人训上几句。

    动不动就是这样规矩,那样规矩,一大通道理,简直没完没了。

    唉!还不如她们乡下人家自在。

    像这样的简直是活受罪。

    娶个相配的媳妇不好吗?

    这秀才还非得娶个这样人家的小姐?

    像个祖宗一样的供起来?

    答案显而易见,这俩口子从心里就没有过这种想法,一直教导黄轩娶妻当娶贤,这媳妇就得找老实能干的。

    这一听小姑子要给自家轩儿介绍个本村的姑娘,这姑娘乖巧能干,家里长辈和善团结,一大家全是实在人好相处,也没细打听是干嘛的,想着这小姑子怎么也不会坑自家人,也就点头同意了,还承诺这事王氏要办成了,她就送支足银的镯子给王氏当谢礼。

    这王氏本来就带着目的去的,一听嫂子还给送足银的镯子,那得更加卖力去干啊,这事要是成了,他家也能沾不少光呢,就凭这层关系在,他家男人到时怎么也得混上个小领导,更别说自己家几个儿子了,全都去那厂里占上几个轻松月钱高的活计,到时她就回娘家晃荡晃荡,让那些当年瞧不起他家富贵的人看看他家眼下过着的富足日子,羡慕不死他们,想想就带劲儿。